常用焊接方法及特點
一、什么是釬焊?釬焊是如何分類的?釬焊的接頭形式有何特點?
釬焊是利用熔點比母材低的金屬作為釬料,加熱后,釬料熔化,焊件不熔化,利用液態釬料潤濕母材,填充接頭間隙并與母材相互擴散,將焊件牢固的連接在一起。
根據釬料熔點的不同,將釬焊分為軟釬焊和硬釬焊。
(1)軟釬焊:軟釬焊的釬料熔點低于450°C,接頭強度較低(小于70 MPa)。
(2)硬釬焊:硬釬焊的釬料熔點高于450°C,接頭強度較高(大于200 MPa)。
釬焊接頭的承載能力與接頭連接面大小有關。因此,釬焊一般采用搭接接頭和套件鑲接,以彌補釬焊強度的不足。
二、電弧焊的分類有哪些,有什么優點?
利用電弧作為熱源的熔焊方法,稱為電弧焊??煞譃槭止る娀『?、埋弧自動焊和氣體保護焊等三種。手工自動焊的最大優點是設備簡單,應用靈活、方便,適用面廣,可焊接各種焊接位置和直縫、環縫及各種曲線焊縫。尤其適用于操作不變的場合和短小焊縫的焊接;埋弧自動焊具有生產率高、焊縫質量好、勞動條件好等特點;氣體保護焊具有保護效果好、電弧穩定、熱量集中等特點。
三、焊條電弧焊時,低碳鋼焊接接頭的組成、各區域金屬的組織與性能有何特點?
(1)焊接接頭由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組成。
A、焊縫金屬:焊接加熱時,焊縫處的溫度在液相線以上,母材與填充金屬形成共同熔池,冷凝后成為鑄態組織。在冷卻過程中,液態金屬自熔合區向焊縫的中心方向結晶,形成柱狀晶組織。由于焊條芯及藥皮在焊接過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,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往往優于母材,只要焊條和焊接工藝參數選擇合理,焊縫金屬的強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強度。
B、熱影響區:在焊接過程中,焊縫兩側金屬因焊接熱作用而產生組織和性能變化的區域。
(2)低碳鋼的熱影響區分為熔合區、過熱區、正火區和部分相變區。
A、熔合區 位于焊縫與基本金屬之間,部分金屬焙化部分未熔,也稱半熔化區。加熱溫度約為1 490~1 530°C,此區成分及組織極不均勻,強度下降,塑性很差,是產生裂紋及局部脆性破壞的發源地。
B、過熱區 緊靠著熔合區,加熱溫度約為1 100~1 490°C。由于溫度大大超過Ac3,奧氏體晶粒急劇長大,形成過熱組織,使塑性大大降低,沖擊韌性值下降25%~75%左右。
C、正火區 加熱溫度約為850~1 100°C,屬于正常的正火加熱溫度范圍。冷卻后得到均勻細小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,其力學性能優于母材。
D、部分相變區 加熱溫度約為727~850°C。只有部分組織發生轉變,冷卻后組織不均勻,力學性能較差。
四、什么是電阻焊?電阻焊分為哪幾種類型、分別用于何種場合?
電阻焊是利用電流通過工件及焊接接觸面間所產生的電阻熱,將焊件加熱至塑性或局部熔化狀態,再施加壓力形成焊接接頭的焊接方法。
電阻焊分為點焊、縫焊和對焊3種形式。
(1)點焊:將焊件壓緊在兩個柱狀電極之間,通電加熱,使焊件在接觸處熔化形成熔核,然后斷電,并在壓力下凝固結晶,形成組織致密的焊點。
點焊適用于焊接4 mm以下的薄板(搭接)和鋼筋,廣泛用于汽車、飛機、電子、儀表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。
(2)縫焊:縫焊與點焊相似,所不同的是用旋轉的盤狀電極代替柱狀電極。疊合的工件在圓盤間受壓通電,并隨圓盤的轉動而送進,形成連續焊縫。
縫焊適宜于焊接厚度在3 mm以下的薄板搭接,主要應用于生產密封性容器和管道等。
(3)對焊:根據焊接工藝過程不同,對焊可分為電阻對焊和閃光對焊。